■ 肖子騰(復旦大學 大一)
一月,天地肅穆、江山寂寥,于北國而言,是千里冰封、萬里雪飄,而在南國,也不過是日光稀疏、西風徹骨。然而,對于走向祖國廣袤大地的莘莘學子而言,他們內心充滿了難以掩抑的興奮——此時此刻,正是返鄉的時節。
第一次走出舒適圈,走向外面的世界,大城市的光怪陸離,學習與生活中種種的不期而遇,或有所收獲,或充滿焦慮,或已然篤定內心,或尚未準備好面對,如此種種,經過考試周層層疊疊的放大,等待著最后一場考試的鈴聲響起,被奮力地塞進返鄉的行囊,功名詩書,都付予歸途。
我們乘上返鄉的列車,懷著自己的學識與見聞、珍藏于內心的激動與喜悅,以及對于人間百態更為成熟而復雜的思考,回到了這方小城——廬陵。
家鄉變成什么樣了呢?在列車上,我這樣問自己。趁此機會,細細回想了在上海幾個月的經歷。
我曾尋訪往昔的上海,那個以中華路和人民路為界的老上海,在街坊巷陌中尋找獨屬于這座城市的古老記憶,豫園水木清華、江南煙雨的朦朧之美,老城廂城隍廟的游園燈會,鳳簫聲動,玉壺光轉,一夜魚龍舞之美,都令我沉醉。
我曾途經昔日的上海法租界,在武康大樓的紅墻灰瓦上,在靜安寺的煙斜霧橫間,在湖南別墅古樸的大門庭院里,在天平路、華山路滿地的梧桐落葉中,窺見了這片土地的浪漫與雅致。
我也曾看到了上海的榮光與輝煌,萬國建筑博覽群上泛起的柔軟的鵝黃色燈光,陸家嘴金融圈一出地鐵站就能看見的平安大廈和東方明珠,以及廣播中時刻提醒我們“Have a magical day”的迪士尼度假區,以及城市規劃展示館中那些未曾謀面但是令人激動不已的未來規劃,都讓我感受到這片土地上孕育的生機、活力、躁動、激情和人們對于財富與幸福的夢想。
想到了這些,似乎為上海的城市魅力所折服,似乎感覺不到千里之外的家鄉。
有人說,家是最溫暖的港灣,走遍天涯海角,唯有月是故鄉明、近鄉情更切;也有人說,在外面的世界闖蕩了一番,接受了更新鮮的人、事物與思想,不斷更新著已有的價值觀,對于故鄉的印象日漸模糊,近鄉情更怯。
三毛走出家門,遠行至撒哈拉,她說,這是我不及的夢;普魯斯特見證了巴黎的榮光與輝煌,也見證了其中“趨于黃昏的悲哀的美”,他反而叩問內心,回到故鄉,追憶似水年華。
很多時候,當你走出故鄉,走向遠方,學會自己做出選擇、做出決定,不由得在心中樹立起了從未有過的獨立意識和批判意識,再回首看看原有的生活,自然而然會在兩者之中進行比較,有些人或許會滿懷余光中所說的鄉愁,重新回到家鄉,走走看看,收獲驚喜,盈滿感動。
我走出了車門。
一如所料,家鄉的一切都沒怎么改變,夜幕之下,華燈璀璨。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穿行,透過窗戶好奇地打量,這座小城一切如初,簡單、平和、令人舒適的安詳,只是少了幾分寒意、減了幾分躁動、略了幾分繁華。
或許最大的體會并非家鄉些許的變與不變,而是人們對于家的情感,能夠走過那段熟悉的路途回到家中,看到家人的平安喜樂,能夠吃上熱乎乎的家燒,能夠善意地嘲笑妹妹考卷上的錯誤,能夠為硬氣地買下一整個大雞排而竊喜,能把自己旅游時買下的文創送給爺爺奶奶,能在自己的房間中安然入眠,這就夠了。在家鄉,最重要的就是脫去步履匆匆的行裝,脫離紛繁浮躁,展現出真實的自己,更能做自己想做的一切。
有家的地方就有希望!
幾天前,我還在字斟句酌著課本上的復雜概念,如今我倒是可以騎著我的小電驢迎著落日晚風在大街上疾馳,大風起兮云飛揚,威加海內兮歸故鄉。
國人對于家鄉一直有著莫名的眷戀和傷感,不是歲月的蹉跎,便是時光的荏苒。上海距離吉安足足接近一千公里,如此遙遠的距離,從古至今就容易激起離愁別思。有云“人言落日是天涯,望極天涯不見家。”有云“高閣一長望,故園何日歸。”有云“故園望斷欲何如?楚水吳山萬里馀。”
但是這些都不應成為我們的羈絆。
我們來自江南塞北,寄情著城鎮鄉野,我們走向海角天涯,指點著三山五岳。
我們從這一方小天地出發,帶著獨屬于我們的自信與堅毅,走向未知的、但是屬于我們的遠方,我們會遇到很多、會收獲很多。我們或許會多次回到故鄉,也或許會很少回到故鄉,徘徊在我們熟悉卻又不熟悉的故鄉。我們會認識到故鄉的好與壞,靜止與變化,人聚復還散。故鄉或許會退化為一個地名符號,標志著我們從哪里來,但是最重要的是故鄉所承載的情感記憶,凝結于煙波浩渺的贛江水,凝結于陽明樓每每灑下的夕陽,凝結于一碗碗炒粉,凝結于嚴父慈母的笑容,凝結于我們所珍視的文化、氣質、心性之中,這才是故鄉帶給我們的、應永久珍藏的東西。
想起2月2日是應約回母校宣講的日子,這是推銷夢想的時刻,也是教會那些渴望知識、渴望夢想的同學們,走得再遠也不要忘記為什么而出發。既不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激憤,也不是宋之問所謂近鄉情更怯,甚至也不同于此心安處是吾鄉,而是保持一顆安適從容的心,擷取步履間的美好與感動,把故鄉和他鄉的記憶收入囊中,把或喜或悲的時光貯藏,讓時間去發酵、讓歲月去氤氳,慢慢地,繾綣于人生的旅途之中。
就此擱筆了,閱盡煙火,歸來依舊是初心。